出诊医生 出诊时间 地点
牛兴东 周一、三上午 门诊楼20
苏和 周二下午,周 门诊楼20
郭增元 上午:周一、 门诊楼10
肖成 请致电:6920 门诊楼20
查看详细
全国名老中医牛兴东传承工作室

联系人:牛兴东
电 话:0471-6920737
网 址:www.nmgzmyyy.com/nxd
地 址: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健康街11号

典型医案 当前位置:首页 - 典型医案

便秘

发布时间:2014-10-20 字号【 】 点击次数:688次 【关闭

医案记录(跟师√  独立□)

 

  患者姓名:  王春梅   性别:女        年龄:39岁

  就诊日期:   2013-9-9  初诊√复诊      发病节气:惊蛰

  主诉:便秘15年

  现病史:便秘15年,无便意,每6至8天一次,需口服番泻叶以助排便,排便时间延长15-30分,手脚发凉,腹胀、腹部硬满,时有恶心、纳差,饮水少,口干不苦,全身乏力,胃不怕凉,月经按时量少;

  既往史:(-)

  过敏史:(-)

  体格检查:神清语利,查体合作;舌苔薄黄腻,舌质淡,脉濡。

  辅助检查:钡灌肠提示冗肠症;

  中医诊断:便秘

  证候诊断:肠胃湿热伤津,腑气不通

  西医诊断:冗肠症

  治  法:润肠泄热,行气通便

  处  方:麻子仁丸加减

         酒大黄15g(后)厚朴20g       炒枳实15g     杏仁15g

        白芍15g       黄芩15g      炒莱菔子30g    生白术30g    

        火麻仁30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7剂,水煎服,日一付,早晚饭前分服

  复诊:

  2014-9-18

    服药后大便正常,诸证消失,停药后便秘,面色暗,胃脘上顶不适,怕凉,月经量少,舌苔薄白,舌质正常,脉沉涩。

  处方:守上方去黄芩,加肉苁蓉20g,当归30g,川牛膝15g,炒枳实15g,14付水煎服。

 

 

 

心得体会:

  据患者舌、脉、症考虑因胃有燥热,脾津不足所致。方用麻字仁丸加味,《伤寒论》称之为“脾约”。成无己说:“约者,约结之约,又约束也。经曰: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,今胃强脾弱,约束津液不得四布,但输膀胱,致小便数而大便硬,故曰其脾为约。”(《伤寒明理论》)根据“燥者润之”、“留者攻之”的原则,故当润肠泻实,宜润肠药与泻下药同用。方中麻子仁性味甘平,质润多脂,功能润肠通便,是为君药。杏仁上肃肺气,下润大肠;白芍养血敛阴,缓急止痛为臣;大黄、枳实、厚朴即小承气汤,以轻下热结,除胃肠燥热为佐,既助麻子仁润肠通便,又可缓和小承气汤攻下之力,以为佐使;加炒莱菔子、生白术健脾行气通腑导滞,综观本方,虽用小承气以泻下泄热通便,更取质润多脂之麻仁、杏仁、芍药等,一则益阴增液以润肠通便,使腑气通,津液行,二则甘润减缓小承气攻下之力。本方具有下不伤正、润而不腻、攻润相合的特点,以达润肠、通便、缓下之功,使燥热去,阴液复,而大便自调。二诊患者便秘好转,出现胃脘上顶不适,怕凉等症,考虑用药寒凉,故去黄芩,加温肾润肠肉苁蓉、当归,引药下行的川牛膝以继续巩固疗效。

  签 名:高原

  2013年9月29日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指导老师评语(不少于100字):

  本例患者经钡剂灌肠造影诊断为冗长症,通过中医四诊合参辩证为胃肠湿热伤津、腑气不通证,选用麻子仁丸加减治疗而获效,通过对证候病机分析、方药的解说,加深了对方证合拍意义的体会。

 

  签 名:牛兴东

  2013年10月30日


上一篇:痢疾

下一篇:附子中毒后遗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