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-6-11杨换成 男 58岁 东二环
舌苔厚黄,舌质正常,脉沉滑。
胃脘胀满,嗳气反酸两年,伴有怕冷,口干口苦,异味,饮水正常,纳一般,大便稀,受凉加重,喝牛奶则稀,小便正常,乏力不明显,寐差。
既往史:结肠肝曲管状腺瘤,轻度ATP,间质较多,淋巴细胞,浆细胞,嗜酸性细胞浸润,息肉摘除 2013-2-27
复查:肠镜阴性,2014-5-21
胃镜:糜烂性胃炎2014-5-21 北京市中医院
辩证:脾虚气滞,肝脾不调。
处方:
厚朴30g 生姜30g 姜半夏12g 党参15g
陈皮15g 炒白术15g 防风12g 炒白芍15g
肉蔻12g 肉桂12g 干姜15g 乌梅15g
三七(冲)4g 白芨(冲)2包 炙甘草10g
按语:本例胃脘胀满,嗳气反酸两年,伴有怕冷,口干口苦为特点,脾虚气滞,肝脾不调用半夏泻心汤和柴胡舒肝散加减。寒热互用已合其阴阳,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,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。
批语: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为清补兼施之良剂,仲景虽为“发汗后,腹胀满”而设,然有是证则用是方,只要是脾虚气滞所致之腹胀满,用之皆有良效。但应注意:(1)本方是为脾气受伤、运转失常所引起的腹胀满证而设,并不能通治其它腹胀满证。就以《伤寒论》来说,全书涉及到腹满辨治的原文便有26条之多,其中寒热虚实之证俱有,病机非常复杂,治法亦因之而异,千万不能混淆。(2)脾虚气滞之胀满,亦应辨明“虚”与“滞”的主从。以虚为主者,多微满而不胀,自应以补虚为主,佐以理气;以滞为主者,多满而且胀,又当以消为主,佐以补虚。本方厚朴、生姜、半夏用量较大,人参、甘草用量较小,显然是以消为主,以补为辅。明乎此,则可得心应手地扩大本方的应用范围。